解锁 “去班味” 新姿势!腾博 19 周年榕江之旅:热血与诗意都在线

每天被闹钟叫醒、挤地铁赶打卡、对着电脑敲方案 —— 这大概是很多打工人的日常 “班味” 写照。而在腾博国际携手走过 19 周年的重要时刻,公司给全体 “打工人” 准备了一份特别的 “去班味” 礼物:一场奔赴榕江的团建之旅。
没有 PPT 汇报,没有工作群消息轰炸,只有 “村超” 的热血呐喊、桐寨的古雅风情,以及扎染的治愈时光。这趟旅程,我们不仅庆祝 19 年的成长,更在烟火气与诗意里,把积攒已久的 “班味” 悄悄卸下,重新装满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。

【桐寨初遇:用民族风情 “冲淡” 职场疏离感】
刚踏入榕江桐寨,迎面而来的不是 KPI 的压力,而是村民们满脸的笑容和满溢的酒香。寨门口,身着侗族服饰的阿婆端着拦门酒,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着 “欢迎”,温热的米酒入口,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,也让平日里因工作忙碌而略显疏离的同事关系,多了一份温暖的连接。

走进寨子里,青石板路蜿蜒,吊脚楼错落有致,空气中飘着糯米和腊肉的香气。我们围坐在农家院里,品尝着酸汤鱼的酸辣、糯米饭的软糯,听村民讲桐寨的历史故事。有同事笑着说:“平时在公司见面只聊工作,今天一起抢着吃同一碗酸汤,感觉一下子亲近了好多!”
饭后,大家还跟着村民学唱侗族大歌,没有乐谱,全靠即兴和声,虽然唱得参差不齐,却引得笑声不断。这一刻,职场里的 “上下级”“部门墙” 都消失了,只剩下一群享受当下的伙伴。

【扎染时光:在慢创作中 “治愈” 工作焦虑】
如果说桐寨的热闹是 “热闹的治愈”,那第二天的扎染体验,就是 “安静的疗愈”。
在扎染工坊里,导师拿出靛蓝色的染料和洁白的棉布,告诉我们:“扎染没有标准答案,每一道线、每一次染色,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。” 这句话像一道光,点醒了习惯 “按流程办事”“追求标准答案” 的我们。

有人认真地在布上画好图案,再用棉线细细绑扎;有人干脆 “随心而为”,把布揉成一团随意捆扎;还有人组队合作,尝试把同事的名字藏在花纹里。等待染色的过程中,大家不再刷工作群、不再想未完成的项目,而是凑在一起讨论 “我的布会染出什么颜色”“你的花纹会不会像云朵”。
当解开棉线,看到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时,每个人都忍不住拍照分享。有位平时总说 “工作忙得没时间放松” 的同事感慨:“原来不用赶进度、不用追求完美,也能做出这么好看的东西,这种慢下来的感觉真好。”

【村超狂欢:用热血呐喊 “点燃” 奋斗激情】
要说这趟旅程最 “燃” 的时刻,一定是 **“村超” 比赛 ** 现场。还没到球场,远远就听到震天的欢呼声,走近一看,球场周围挤满了人,有举着横幅的球迷,有卖特色小吃的摊贩,还有跟着音乐跳舞的孩子,热闹得像一场盛大的节日。

比赛开始后,场上的球员们拼劲十足,哪怕摔倒了也立刻爬起来继续奔跑;场下的观众更是热情高涨,我们跟着大家一起喊 “加油”,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子,甚至有人激动地站起来跺脚。当看到球员们默契配合,一脚射门得分时,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,我们也跟着跳起来欢呼,感觉全身的 “工作压力” 都随着呐喊释放了出去。
中场休息时,还有当地村民表演民族舞蹈,孩子们穿着球衣上场踢球,整个球场充满了 “热爱” 的力量。有同事说:“平时工作久了,总觉得‘奋斗’是为了完成任务,今天看‘村超’才明白,奋斗本身就很有意义,就像这些球员,为了热爱全力以赴的样子,真的太酷了!”

返程:带着 “去班味” 的能量,奔赴下一场山海
当榕江之旅结束,大家带着满满的行李和笑意返程时,有人说 “感觉浑身轻松,下周上班都有动力了”,有人说 “原来同事们私下这么有趣,以后工作沟通肯定更顺畅”。
19 年的时光里,腾博人一起经历过挑战,也一起收获过成长;而这趟榕江之旅,让我们在远离职场的环境里,重新认识了彼此,也重新找回了 “不被工作定义” 的快乐。
未来,我们会带着桐寨的温暖、扎染的治愈、村超的热血,继续在企业服务的道路上并肩前行。下一个周年,愿我们依然能卸下 “班味”,带着热爱,奔赴更多精彩!

联系电话:13662574085 联系邮箱:15766212856@163.com 联系地址:福田中心区沙嘴街道绿景红树湾1号18楼
海南地址:海口市秀英区秀英街道秀华路3号办公楼附楼9层 香港地址:香港新界葵涌大连排道42-46号贵盛工业大厦G座9楼
友情链接:搜外友链 腾博国际商务有限公司推广部
